“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2014年2月27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组长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将维护网络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6年9月30日,中央网信办复函武汉市委,支持开展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建设,打造国内首个也是唯一的独具特色的“网络安全学院+创新产业谷基地”。
10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做出重要批示指示,支持在武汉建设世界一流的网络安全学院。
云帆高悬展宏图,正是扬帆搏浪时。
华中大人闻令而动,凝聚起服务国家战略的强大动力。
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

入选国家“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
2020年8月28日,与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入驻办学协议。
8月29日,时任校党委书记邵新宇院士给即将入驻网安基地的300余名网安学子上了一堂难忘的“开学第一课”。
“希望大家在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发展中,扎根基地发展,不断开拓创新!”

时任校党委书记邵新宇院士为网安学子讲授开学第一课
从喻家山到径河畔,跨越的50公里,开启了华中大网安师生扎根国家网安基地,服务国家战略的崭新征程。
“华中大举全校之力就是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网安学院,创造条件让师生在这里安心生活、学习,希望大家好好珍惜,抓住机遇,专心致志做学问!”
2021年中秋佳节前夕,入驻一年之际,在国家网安基地校区分布式系统安全实验室,校党委书记李元元院士看望了正在埋头科研攻关的研究生学子,当听说大家对网安基地的生活、学习条件十分满意时,李元元深情寄语网安学子,一句句亲切的话语,一声声郑重的嘱托,是鼓励更是期待。



校党委书记李元元院士多次前往基地校区探望学生,关心学习生活
“服务国家网安基地就是服务国家战略”。
学校党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就网安学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办学经费支持、队伍建设以及网安基地校区运行保障等作出决议,确保学院平稳入驻,并设立国家网安基地校区综合办公室,要求举全校之力加快推进一流网安学院建设。
入驻基地一年来,华中大人充分发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把握机遇,在国家网安基地这片承载着国家使命的热土书写着华中大人的精彩故事。
【全力支持,统筹协调,擂响入驻定心鼓】
“一院两地办学,将是一个全新的探索,也是培养拔尖网安人才的有益尝试。”校党委书记李元元院士在出席国家网安基地网安学院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指出。
国家网安基地校区采取PPP+EPC总承包的建设模式,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大学“部分共享、部分独立、共同发展”,我校网安学院采取“一院两地”的办学模式,一年来共计入驻师生达近800人。

学院师生入驻国家网安基地校区
2020年5月28日,时任武汉市市长周先旺调研国家网安基地建设。
8月18日,中信集团总经理奚国华调研国家网安基地建设。
9月30日,湖北省省长、时任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中央网信办副主任赵泽良调研国家网安基地网安学院。
12月18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时任中央网信办副主任杨小伟调研国家网安基地网安学院建设。
2021年5月12日,时任湖北省政协主席黄楚平调研国家网安基地网安学院建设。
7月27日,湖北省副省长肖菊华调研国家网安基地网安学院建设。
9月17日,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庄荣文调研国家网安基地网安学院。
9月22日,海康威视总裁胡扬忠到访国家网安基地校区。
10月19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陈左宁与郑南宁、郑志明、高文、戴浩、费爱国、肖华等院士专家赴国家网安基地校区参观调研。
12月15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安全产品线副总裁王任栋到访国家网安基地校区。
……
国家部委、省市领导,社会各界人士高度关心关怀基地校区建设发展。

中宣布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庄荣文视察网安基地网安学院
为支持保障国家网安基地校区运行,加快建设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学校成立国家网安基地校区建设工作委员会,时任书记、校长担任委员会主任,成立以校党委副书记马建辉牵头的工作专班,时任校党委书记邵新宇亲自动员师生入驻网安基地校区,校党委书记李元元多次赴网安基地校区调研指导工作,关心探望学生,带来温暖、关心。
“没想到在基地校区看病也能报销。”为解决基地校区看病报销难的问题,校医院每月派驻工作人员处理报销材料,免去了基地师生奔波主校区的苦恼,为入驻师生带来极大便利。而校医院只是学校机关职能部门支持基地校区发展建设的一个缩影。

校医院在基地校区为学生办理医保报销
2020年10月,学校决定设立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校区综合办公室,学校机关部处的职能延伸至基地校区,校区综合办实行“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根据学校的基本制度和工作要求,履行统筹、协调和保障的职责,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根据校区工作的需求进驻基地,履行部门职责。
学校办公室、总务办、学工处、保卫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网信办(网络与计算中心)、图书馆、校医院、后勤集团、师生服务中心等校区建设相关的职能部门已完成入驻基地,并有效开展工作。校机关党委、统战部、校工会、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新闻学院、教科院、体育学院等学校有关单位走访基地校区,为网安学院发展建言献策。


学校职能部门、兄弟院系入驻走访基地校区,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
机关职能部门和兄弟院系的全力支持让基地校区师生办事更顺,人心更定。
【把握机遇,平台聚力,跑出发展加速度】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创新实践能力赛总决赛在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落幕”。

由我校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创新实践能力赛总决赛
在国家网安基地举办
“两院士登台主讲首期国家网安基地网安大讲堂”。

举办首期国家网安基地大讲堂
“校企合作新平台,武汉市国家网安基地校企联合会成立”。

牵头成立武汉市国家网安基地校企联合会
“揭榜挂帅,突破挑战!网安学院斩获“挑战杯”特等奖两项、一等奖一项”。

学生斩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
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
“一等奖,全国第二”。

学生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创新实践能力赛中
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斩获一等奖
自入驻国家网安基地以来,网安学院喜事不断,大咖云集。
“要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这是网安学院师生内心共同的感受。
学院抢抓机遇,拼搏奋斗,发挥国家网安基地的平台效应,筑巢引凤,加快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在全国打造一张靓丽的国家网安基地“华中大名片”。
加大基地学科布局力度。发挥学校工科优势,整合网络空间安全相关多学科交叉科研平台和团队,重点谋划、牵头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凝练学科方向,在基地建设分布式系统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筹建国密局密码科研平台建设项目,争创筹划建设国防实验室;扎实推进网络空间安全分级通关综合实践能力人才培养;成功举办国家网安基地大讲堂、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赛总决赛等多项高端学术活动。
强化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发挥学校优势,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等重要赛事中不断取得突破;营造良好创新创业育人生态,建立网安基地校企联合会,搭建起从高校到企业的桥梁平台;大力支持万人培训计划,积极参与各类网安人才培训工作;与奇安信、天融信、绿盟达成校企协同育人协议并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积极服务基地行业企业,支持武汉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
【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跨好入驻第一步】
2021年6月19日,在基地2号食堂,网安学院的毕业年级师生们正在开展一场简单、温馨的毕业会餐,同学们举杯向母校表达感恩之情,向同窗话离别之意,互致祝福为友谊干杯,为明天喝彩。这是网安学院为增强学生基地校区认同感举办的特别活动。


基地校区2021届毕业生会餐
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最重要也最难的是跨出并跨好从“0”到“1”的第一步。
如何逐步建立校区各项管理制度?
如何对接建设方、运营方协调解决问题?
如何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
这些是学院入驻之后必须解决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章立制,责任到人,让各项事务有规可依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结合基地校区实际,制定了《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校区保障类制度汇编》,涉及安全稳定管理、接待管理、医疗管理、实验室设备及家具资产管理、宿舍管理等18项规定及办法,并与相关负责人签订责任书,警示牌上墙。
——统筹对接,畅通渠道,保障基地稳定运行
召开各类校区运行保障会议50余次,加快完善基地各类基础生活设施,协调处理了网络光纤闭环、智慧化校园、图书馆运营方案及采购、水电气优惠等问题40余项,及时整改学校工作组发现梳理的230条问题;;开设基地校区意见箱,深入学生,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召开近20次学生代表座谈会,倾听学生意见建议,成立由学生代表组成的伙食监督管理委员会,及时沟通协商,有效避免多方矛盾,解决了校区管道改造中的热水供应、热水浑浊、明确学生公寓物业服务项目、食堂饮食卫生、学生生活补助发放、断网断电、暖气供应管理等问题30余项。
——完善设施,丰富文化,给师生一个温暖的“家”
“浓浓饺子情,岁岁暖人心”包饺子活动让我想起了家的味道!
“打印荣誉证书再也不用跑回主校区了”
“太喜欢基地的游泳馆啦!”
在谈到基地校区一年的变化,同学们如数家珍。
这一年,学院加快建设校区师生服务中心,提供本科生教务、研究生事务、荣誉证书、校园卡自助服务终端设备,开通校区专递服务,建设教职工小家和教师休息中心。同时,改善学生生活设施,全面开放基地校区游泳馆、健身房等各类体育场馆设施,安装电冰箱、洗衣机、淋浴房置物架等。举办新年音乐会、“明德杯”拔河比赛、冬至包饺子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师生文化生活。

基地校区音乐会

基地校区体育场馆启用仪式
这里越来越有“家”的味道、“家”的温馨,从此大学时光里,除了1037号森林,又多了一个让网安学子牵挂的地方。
——倾心温情,全心守护,做好学生的护航员
“上午,基地A416教室给大三学生上课;
中午12:30,搭乘校车前往主校区西十二给大二学生上课;
晚上18:30,乘坐校车返回基地,进行实验室研究生组会。
这是汤学明老师普通平常的一天工作安排。
一天往返近100公里,奔波于主校区、基地校区之间,这样的工作对于学院的老师们来说已经成为习惯,同时为让学生少跑腿,不少学院老师们化身“快递员”,帮学生跑材料,服务学生跨校区事务办理。
入驻基地一年来,学院老师多次深夜陪生病的学生到协和东西湖医院治疗留观,同时,放弃周末休息,驻扎基地值班,随时解决学生事务,守护在学生身边,他们是父亲、是丈夫、是女儿,但他们更是同学们的老师。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才能一鸣惊人,从建设网安基地网安学院到入驻国家网安基地办学,华中大人跑出了网安速度,彰显了网安力量,书写着网安故事。
入驻基地只是开始,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华中大人必将在更昂扬的斗志,更饱满的热情,扎根国家网安基地,服务国家战略,续写华中大人拼搏奋斗网络强国战略目标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