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8 / 图文(其他) / 二等奖 / 正文

风雨吟变迁 岁月见峥嵘

在数十载的风雨历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图书馆人紧紧追随学校的发展步伐,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为知识乐园中盛绽的繁花和累结的硕果倾力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他们,在华中大历史上留下了自己深深的足迹;他们的故事,值得人们记住、颂扬。为此,图书馆积极响应“讲好华中大故事”的活动,成立宣传策划组,并由专人执笔撰写了关于图书馆和图书馆人的故事——《风雨吟变迁 岁月见峥嵘》。

——图书馆65年建设和发展历程侧记

(策划图书馆宣传组 撰稿 图书馆邓秋华)

仲夏伊始,华中大校园浸沉在绿色的海洋中。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在尽情吸吮阳光和雨露,青翠欲滴。

偌大校园的中心处,静静矗立着三栋连通为一体的庞大建筑群。南侧大楼呈土灰色,苏式风格彰告着它的年头;中间银灰色建筑色泽光亮,看起来很新;北侧砖黄色建筑醒目、富有生气,它正上方的“图书馆”三个铜刻大字庄重、刚劲,字的右下方伴有“邵逸夫题”和“一九八八年秋”等小号铜刻字样。

这,便是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主馆所在地。图书馆人按外墙颜色和馆舍落成时间,分别称呼它们为“老馆”、“逸夫馆”和“新扩建馆”。

三种颜色、三个外型,其中一定有许多的故事。它们在昨天经历了什么?今天正在经历什么?明天将会经历什么?

玉兰花的芳香溢漫了校园,馆门前茂盛的修竹在随风摇曳。请随我们一起带着问号,走进图书馆,探究它数十载的风雨历程。

造得宜所好求知

在物业门卫的注视下,将自己的校园卡与闸机上的“华小卡”轻轻一触,门禁打开。端庄、可爱的“华小卡”头像似乎在说:欢迎进入图书馆。

若进入逸夫馆,抬眼四顾,左侧高墙上贴有莱布尼茨的名言“图书馆是人类一切精神财富的宝库”;右侧高墙上贴有高尔基的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若进新扩建馆,迎面所见,正上方8米见长的弧形屏上在不停地滚动播放图书馆服务信息以及校内学术文化活动信息;左手边是长长大大的咨询台,摆放有图书馆各种服务信息资料,工作人员背后的大幅墙面上,校训“明德、厚学、求是、创新”八个大字大气醒目;右手边则是整面的玻璃墙,墙外景致清晰可见。

一间间敞亮、通透的融藏、借、阅和咨询于一体的阅览室里,高且宽的一列列书架上整齐地码放着图书和期刊,关于各类别和各学科的,应有尽有。

一排排阅览桌椅井然有序,华中大学子们在潜心用功,神情专注。

一些墙角和恰当的位置,摆放着绿萝、也门铁、彭珊瑚等盆景,这些植物似乎得到墨香和书香的洇润,显得特别精神和雅致。

新扩建馆内,几处文化墙很是显眼,或是关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名言以及“凿壁偷光”等典故的亚克力材质雕刻画,或是喻意华中科技大学各学科元素的图标铺满整个墙面……

让我们将目光收回,探向图书馆三座馆舍曾经的岁月。

摊开馆史资料,细细品读相关的文字,感受到三座馆舍崛起历程中的一路艰辛。

1953年,新建的华中工学院还没有图书馆。

1954年春,学校将新落成的西一教学楼一楼的一半用作临时图书馆。

1954年秋,学校投资63万元,建起了我们今天所见苏式风格的老馆。

1985年,学校着手扩建图书馆,其中邵逸夫先生捐资一千万元。这就是现在的逸夫馆,并在1992年投入使用。学校在距此两年前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

2008年,合校后的华中科技大学,决定上马新扩建馆。经过精心营造,新扩建馆于2014年11月投入使用。敞亮的阅览室和公共空间、雅致的木制新书架、完备的公共查询终端和自助借还书设施、高清网络视频播放系统……这一切,极大地改善了图书馆的服务环境。

原图书馆常务副馆长武金渭是一位身形清瘦但精神矍铄的老者。回忆起馆舍的变化,他风趣地说:“以前,图书馆可以说是冬天严寒、夏天酷热,几十年都如此。2000年起,在学校的重视和支持下,我们花了四、五年的时间,在整个馆里装上了空调,读者学习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从此可以说是冬暖夏凉了”。

如今,宽大的阅览室、充足的座位、宜人的室温、修身的文化墙、养眼的绿色植物,还有窗外悦目的景致……无一不在告诉你我:这里,是求知的最佳处所。

筑得智海任遨游

随着馆舍面积的扩大,图书馆也在一点点一滴滴地积累馆藏资源。

让我们再次回到摊开的馆史资料前。

1953年,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四所高校移交过来的机械、电力、动力等学科4万余册图书和1万余册其它文献,成为当时华中工学院图书馆的文献基础。

1957年底,文献总量21.9万册。

1958年至1966年,新增图书23万余册。

1973年,文献总量升至67万册。

1989年,文献总量达到144.7万册,终于突破了百万。

2000年合校前,主馆馆藏总量247万册(件)。

2015年底,全馆3个馆区文献总量突破1000万册,电子资源占比远远超过纸本期刊。

截至2017年底,全馆文献总量已突破千万,达到1045.98万余册(件)。

退休近30年的老图书馆人张孟华,还清晰地记得当年的馆藏情况:“我是1960年调进图书馆工作的。当时馆藏只有二、三十万册。流通书库只有三层楼,只设了自然科学书库、外文库和孤本库。期刊很少。”

武金渭老馆长感慨地回忆:“以前的馆藏资源基本以纸本图书和纸本期刊为主,每年进二、三万册图书,到2005年,纸本图书每年购买已不下10万册。以前哪,对读者的文献满足率充其量达到百分之七、八十,到2005年的时候,部分文献的满足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现任副馆长袁青多年从事文献资源建设,亲历和见证了馆藏建设的巨大变化。“2000年的时候,图书馆仅有纸质外文期刊1500种,而今天,外文电子期刊已经高达63000余种。”她怀着欣慰的心情如是说。

现任信息咨询部主任施亮来馆已有17年。作为新一代图书馆人,他对电子资源的变化尤有感触:“2001年前后,我们馆只有剑桥科技文摘、EI信息村、OCLC、中国知网等少数电子资源。从我入职到现在,图书馆数据库从10多个发展到了500多个,其中不乏高水平中外文数据库。回想起来真是了不起。”

迅猛增加的纸质图书、纸质期刊、电子资源犹如文献信息盛宴,让学校师生尽情享有和汲取。

学校领导在文献保障和信息服务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发展重要性问题上认识坚定、清醒,历任图书馆主要领导的大力呼吁和不懈地建设,造就了图书馆馆藏资源可喜的今天。

经手文献购买经费的馆员们,心里都有清楚的帐目:图书馆1996年开始买电子数据库,当时一年花一百多万,后来花一千多万,现在每年都超过两千万,占到总经费的三分之二……学校拨给图书馆的文献建设经费,近四年每年都超过四千万。与此同时,馆藏纸本图书每年以12万至14万册的速度递增……

今天,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用种类繁多、浩如烟海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全校的老师和学生使用电子资源有如当初使用纸本资源那么普遍、那么频繁,甚至在全球任何一个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使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曾经一度的“电子资源是不是馆藏”的质疑声早已随风而逝。

直面服务图革新

始于40年前的改革大潮,一路奔涌,推动着中国大地上的万事万物滚滚向前,势不可挡。图书馆跟随华中科技大学前行的步伐,勇立潮头,励精图治,谋求革新。

借还书手工服务一直持续到了1990年代末。张孟华老人回忆:当时的书库是闭架式的,老师、学生来借书,先在图书目录柜里查目录,写在纸条上,馆员再拿着纸条去书库找书。临近寒、暑假的时候,借书的读者比平时多得多,排起长长的队伍。流通组的老师们忙得不可开交,馆里只好抽调其他组的人手过来帮忙。

而一本图书,从发出订单、到验收、到典藏上架供读者阅览,程序曾经相当繁琐。陈茹作为曾经的编目工作负责人,回忆当时的工作情形,心情还略带苦涩。一本新书完成编目,需要经过查重、分类、著录、打印著录项、油印书目卡片等九道工序,一个都不能少。流程、规范之细致显而易见,然而人工、心力之耗费不言而喻。

1998年之前,图书馆主要提供传统的藏、借、阅服务,虽然后来也在逐步细化阅览室的功能,从闭架转向全开架阅览服务,开展视听服务等……但这些变化,还称不上是根本性的变化。

1998年,是图书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当年5月,随着学校“211”工程子项目——图书馆网络建设的立项,图书馆发展史从此揭开崭新的一页。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孔志辉副馆长带着一群技术骨干,完成着一项项工作:机房改造、数据备份、结构化布线、资源购置、到兄弟院校图书馆考察、软件硬件调试……夜以继日、不眠不休,加班加点成了他们的工作常态。

2001年,图书馆网络建设达到了预定目标,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至此,图书馆网络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建立起了先进、可靠的图书馆高速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了全校文献信息网络服务和国内外资源共享。

期间的1999年10月,图书馆引进了先进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INNOPAC系统正式投入使用。用孔馆长的话说,从这个时候起,所有书目管理、查询、读者服务、还有国内外联络等等,都能够在网上进行。

从此,图书馆传统基础业务工作方式开始发生根本性变革。

谈及现今基于业务网络和系统的图书编目方式,有着强烈对比体会的陈茹带着舒心的笑容说:“快速、效率高的机器编目做到了数据标准,质量可靠,有利于国际交换,实现了资源共享,互利互惠”。

武金渭老馆长为此也非常自豪:图书馆从此改进了原来那些落伍的传统服务方式,新增了网上咨询服务、电子阅览服务、预约服务……图书馆在国内的影响也在扩大。

新生代的图书馆人虽然没有亲历这种巨变,但也深刻感受到了图书馆在变革中继续向前迈进的步伐。

新一代外文图书采访馆员陈洁说:“我刚到图书馆工作的时候,图书采访以走访书市、看书市书展为主。后来,能够通过网上书店订购一些特别有价值的、读者推荐的而在馆配商手上买不到的书。现今,外文原版图书都能在网上下单进行国际直邮,真的是非常方便了。”

青年馆员张浩从事数字资源建设工作多年,非常关注和期待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的转型问题:“……泛在的、互联互通的、可即时感知的,智慧空间、智慧建筑、智慧工作流……智慧服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他一脸向往地如是说。

谁持彩练当空舞

碌碌芒种时,又闻布谷声。

忙着收割成熟的麦子,又忙着耕种稻子,这是芒种时节的田间景象。

数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图书馆人,在图书馆这片知识沃土中,何尝不在洒下辛勤的汗水,一边收获着服务的喜悦,一边继续奉献各种服务呢?

张孟华老前辈说,那时一到节假日,我们就调架、搬书、上架……人人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

吴军说,不管有多辛苦,每个人的本职工作是一定要尽力做好的,临时性的任务也要认真去完成。

施亮说,我们大量的新业务都是在加班的情况下完成工作的。

张浩说,那年,我们一直工作到腊月二十八,正月初三就开工了……过年期间只有一个食堂开门,我们最早到食堂的顾客。

陈洁说,我是兼职学科馆员,一直以来在帮助老师和学生找到他们所需要的资源。有一位博士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致谢”里专门感谢了我。

武金渭说,我们的服务时间大大延长了。图书馆人风里来,雨里去,默默坚守在服务育人的岗位上。

孔志辉在回忆图书馆网络建设和INNOPAC集成管理系统引进的时候,提到了诸多馆员的名字。这群人在孔馆长的带领下,为图书馆建设的历史性转变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当中的多数人今天还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为图书馆建设添砖加瓦。

……

时至今日,无论是传统的借阅服务,还是新兴的学科服务、情报分析、网络资源建设、数字资源开发、科技查新、专利服务……在学校的关心和支持下,历任馆领导开拓进取,带领着一代代图书馆人不断拓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一次又一次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1986年,被评为湖北省先进图书馆。

1992年,正式挂牌“高等学校科技项目咨询成果查新中心工作站”。

1992年,获评“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

1994年,获“省优级图书馆”称号。

2004年,获第五届中国INNOPAC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唯一的用户创新一等奖。

2007年,教育部对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估,图书馆被评价为“管理手段先进,图书资料使用效果好”。

2009年,启动面向全校各学科的学科服务工作。

2013年,成立科技情报研究所,为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以及学校各院系提供科技情报分析服务。

……

甘当绿叶和配角的图书馆人,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孜孜不倦地默默耕耘,用汗水和心血催开绚丽芬芳的智慧花朵,帮助华中大师生创造、收获辉煌的业绩。

图书馆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描绘了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壮美画卷,也谱就了他们自己美丽的生命乐章。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满图书馆的周身,好似三本摊开的书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假若它们有思想,有语言,微微风中似乎传过来这样的对话:

老馆:一转眼,我经历了60余年的风风雨雨,容颜已然苍老。

逸夫馆:我虽不及你的年岁,但也是大家眼里的大龄青年了。

新扩建馆:我最年轻,是人们常说的小鲜肉,但你们让我敬仰:一个老当益壮,一个正值大好年华。

老馆:小鲜肉说的在理,我经受了风雨,也在享受阳光。每天有许多人来我这里探求知识,满载而归。

逸夫馆:我们这里的文献资源和信息服务、知识服务源源不断,可以帮助多少人成长和进步啊,想想就很自豪。

新扩建馆:这么好的校园,这么美的景色,这么优秀的一群人,当然值得我们好好服务。我们要一直这样做下去。

……

历史的车轮昂扬行进,滚滚烟尘中留下深深辙痕。华中科技大学的改革发展正如火如荼,建设一流图书馆也写进了学校“双一流”建设方案中。这是赋予图书馆人的光荣使命,也是图书馆人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任凭前路多坎坷,我自阔步向前行。

图书馆,在路上。图书馆人,在路上……

版权所有:华中科技大学   鄂ICP备05003321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123号